• 首页
  • 时政要闻
  • 产业经济
  • 发改动态
  • 财经
  • 房产
  • 信用辽宁
  • 营商环境
  • 一带一路
  • 产教融合
  • 乡村振兴
  • 沿海发展
logo 产教融合
  • 中宏网辽宁首页 >
  • 产教融合 >
  • 正文

把握机遇培育数字人才

2023-03-17 09:04:03 来源:经济日报
分享到:
用微信扫描二维码

  时下,最热的话题莫过于“数字”。数字经济迅猛发展,一个个“数字生命”在科幻作品里被创造出来,众多数字职业也在现实中应运而生。为适应数字经济发展需要,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最新发布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(2022年版)》中,首次标注97个数字职业。

  数字职业“官宣”,是我国职业分类的重大创新,这意味着数字职业首次得到官方认可,职业前景更加广阔,职业“薪动力”也将更足。数字职业,其工作内容和职业要求往往更具创新性,容易契合年轻人的兴趣偏好和对个性价值的追求,如今又有了“官方认证”,自然有更多人愿意投身到相关行业中去。

  数字职业的诞生和发展,离不开数字技术的加快迭代、平台经济的不断壮大。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发布的《工业互联网产业人才需求预测(2021年版)》显示,预计2023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人才需求总量将达235.5万人。随着数字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,越来越多的行业正开辟数字化赛道,在不同环节产生和创造新的工作岗位。可以预见,未来,以数字职业为代表的新就业形态加速发展,将在增加就业岗位、提升就业质量和优化就业结构等方面发挥更大影响力。

  为此,要加快培育数字领域人才。人社部此前出台了有关办法,颁布智能制造等10个国家职业标准,为数字技术人才培养提供了政策依据。

  有了政策加持,还需要产业发展“同频共振”。具体来说,数字产业的各类平台企业应充分发挥就业吸纳作用,通过数字化、网络化和智能化手段提升全要素生产率,孵化更多新职业与新就业方式;同时,依托数字技术革新,重构各行业人才流通和评价标准,最大限度打破行业间的“次元壁”,为从业人员提供更多灵活就业的机会。

  更好地发挥数字职业对就业的促进作用,不能止于眼前,还要将眼光放得更长远。数字产业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产业,对从业者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数字素养。但是在数字时代,当得起知识密集型的人才,仅仅掌握普通的数字处理技能是远远不够的。必须时刻保持创新思维,不断丰富数字技能储备,通过掌握更多跨行业、跨领域的信息和知识来全面提升数字素养,以应对“人工智能”“数字生命”等数字科技快速升级所带来的挑战。从这个意义上来看,数字职业的出炉,为更多就业者指明了新方向,这类职业的发展不能只是昙花一现,更要历久弥新。(臧梦雅)


编辑:王新蕾
审核:吴娜
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,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观点,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,可与本网联系,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。
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-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京)字第10250号

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59884号-1

Copyright © 1998-2015 by www.zhonghongwang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: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管理编辑部